【羅馬書28酷似基督】《28. 倫理知識良心》
一.食物的問題(羅14:1~6)
1. 保羅在這裡講論食物的問題,他可能剛寫過哥林多前書,知道哥林多教會有此問題,就也寫給羅馬教會,未雨綢繆、超前部署。這裡論的不是絕對的道德律,外在的東西除了違背十誡的事(像殺人、姦淫等),多半都是倫理上的問題,都可能隨環境、際遇、各人的知識與良心,而有不同的準則與界限,並不能以絕對的是非對錯論之。
2. 以絕對的道德律為基礎,發展應用出來的倫理觀,主要是以內心來定義的。以食物來說,主耶穌明確地說,吃進肚子裡的不能污穢人(當然不是在考慮衛生、病毒的事),從心裡發出來,包括從口說出來的話,才能污穢人。參太15:10~11、17~20。
3. 保羅在林前8~10章論吃祭偶像之物時,特別提及良心與知識;良心常與知識相關,所以稱「良知」。一個人如果因拜慣了偶像,就覺得吃祭偶像之物如同拜偶像一般;他的知識如此,良心也就軟弱。保羅說,這樣的人就不要吃祭偶像之物,而旁邊的人也要尊重他的良心,不要告訴他說可以吃,甚至不要在他面前吃。
4. 你不去糾正別人的良心,免得使人跌倒,是出於愛心;你自己知道食物都是潔淨的,只要存感恩的心,都是能領受的,那是出於信心。倫理問題用內心來定義對錯、好壞,特別是存信心不疑惑(參羅14:21~23)。
5. 而在羅14章開頭這段經文,保羅提到不要為這類事辯論,我想這包括不要爭論、不要論斷。你有信心,覺得什麼都能吃,就不要輕看不吃的人;你批評論斷他們沒有信心,你可能就是沒有愛心了。
6. 你有所不吃,自己守住就好,不要批評那些吃的人,認為他們違背了主的道;你這樣是沒有信心,不信對方也有主,而主能使對方站住。
7. 讓我用酒作例子來談論這個問題,有不少基督徒認為喝酒是神禁止的,其實不是,整本聖經都有神的聖徒喝酒的記述。祭司只有在進會幕服事時被要求禁酒(參利10:8~9),顯然平時是可以喝的;聖潔的但以理在特別刻苦己心來禱告時,酒肉沒有入他的口(參但10:1~3),顯然平常他是吃肉喝酒的;主耶穌設立聖餐時顯然喝的也是酒。
8. 但我們要尊重、體貼有一些人,或是自己曾被酒捆綁,現在雖然戒斷了,但去喝酒還是可能再回到原來光景;或是有人曾有長輩酗酒,帶給家庭很大痛苦,所以見不得人喝酒。我們就主動留心,不在這些人面前喝酒或談論酒。
二.守日子
1. 保羅提到一個包含在十誡裡,卻是用倫理法則來看待的律例;當他提到守日子時,應該不只包括猶太人一般節期,也包括了安息日,第四條誡命。我相信保羅身為猶太人,他一生都遵守安息日與其他節期;但他知道在福音裡,這些節期都總結在基督身上。
2. 多年前,我曾應主日學老師之託,寫了一首《十誡歌》(用頌讚詩選294的曲調),特別指出十誡的內在精髓,其核心價值是存乎我們內心的。
上帝頒佈十條誡命 叫我學習祂屬性
天父疼愛祂的百姓 傳出烈火的命令
除我以外沒有別神 不可雕刻眾偶像
不要妄稱神的尊名 尊崇祂 尊崇祂 敬拜獨一的真神
安息聖日是神所定 不要匆忙 不急躁
孝敬父母 使你得福 使你在世享長壽
不可殺人 不要發飆 治服己心勝勇士
保守清心 不可姦淫 真潔白 真潔白 真愛應該要等待
常常知足 不要偷盜 不要貪圖別人物
作假見證 神不喜悅 說謊嘴唇神憎惡
不要貪戀別人財物 我有耶穌心滿足
這是上帝十條誡命 來遵行 來遵行 遵行直到進天庭
3. 當我們內心沉穩安靜,神也能安穩內住在我們裡頭,我們能活出恩慈、良善、喜樂、安息的生命時,那就是安息日的真義。
4. 所以當你遇見不守日子,或是守日子的方式跟你不同的人,不要批評論斷他,你自己守住就好,並應該注意內心是否擁有其真義。如果你因別人守日子的方式跟你不同,而跟他爭論,以致內心被激動起來,失去安息,那也就失去守安息日的真義了。
5. 今天世上還有一些教會或教派,堅持守星期六安息日,在這天有教會主要聚會;我們不要論斷他們,也希望他們不要論斷我們。西方教會訂星期日為復活主日,而基督是在安息日的次日復活,所以就星期六為安息日。
6. 但猶太人本來的曆法是陰曆的,安息日也不見得會落在星期六。今天猶太人也在星期六守安息日,那是配合世上通行的曆法了;他們其他節期則不見得跟西方基督教的節期(比方逾越節與受難節),訂在同樣的日子。所以顯然守日子並沒那麼絕對。
7. 但如果有人喜歡這樣守著,另一些人看每個日子都是主的日子,都是安息日,兩方不需要彼此批評論斷,或是爭辯議論,只要各人照其良心知識來守著就好。保羅接著說,重點是我們都要全心為主而活就好。參林前10:31。
三.或生或死都是主的人(羅14:7~12)
1. 無論守不守日子,無論吃不吃某些食物,無論人怎麼存心,他都是為主而活、為主而死。因為如果沒有基督,我們都是不會活著的;主耶穌說:「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約14:19)有些科幻小說描述某個人跟另一人是連結著的,一旦那個人死亡,這個人也隨之死亡;我們與基督也有這樣的關係。
2. 而且神是藉著基督、為基督而造我們,沒有祂就不會有我們。即使有人不信主,不這樣想,甚至不以為然,這仍然是事實;可是一旦你這樣想,那將是多麼蒙福。基督死了又活了,我們也都可以與祂一同有份。
3. 你若死了,無論是因心臟病或癌症而死,因新冠病毒而死,或是因著跟隨主、事奉主而受迫害致死,你都可以將你的死連於基督,連於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參來4:13);你死的時候可以知道自己在主裡,你是向主而死,將靈魂交付給父神,那麼你也將在主的復活上連於基督。
4. 當你活著,你是向著主活,因為你的生命是因祂而有。如果你望向別處,將像枝子從本樹被折下來,枯乾、滅亡;但你也可以每天支取祂的生命汁漿、養分、能力而活。或生或死,我們和他們都是主的人,所以不要論斷人,只要自己常望向神、為著神就好。
四.真善美的倫理考量(羅14:13~23)
1. 這段經文將愛放在倫理思量的核心價值上,要我們將眼目從道理的爭論、禮儀的實行、爭辯是非對錯上,轉移到追求和睦、不絆倒人、不傷害弟兄的良心而叫他憂愁、不彼此論斷上。
2. 如果有人在聖餐上跟你看法不同,你去參加的聚會對聖餐的作法你不同意,你可以自己守住,若不想領受聖餐也可以,但不要去指責對方,甚至起衝突。有一個教會因聖餐和其他類似原因而瀕臨分裂,那個主日一位牧師應邀從遠地來講道,因為他是那一邊的人邀請的,而這一邊的人不同意這位牧師對聖餐寬鬆看法,就不讓他上台講道!和睦似乎不是優先的考量。
3. 同一個團體裡,有的傳道人與他的教會,對聚會追求的理念與方式改變了,其他傳道人與教會就敵視他,彼此攻擊,不相往來。其實你何不先溫和地溝通,充分溝通後若仍然看法不同,就和和平平地分開,像彼得與保羅,各自作神所託付的事奉,彼此祝福呢?
4. 我喜歡奧古斯丁在人家問他,教會傳統的使徒性、大公性、合一性、聖潔哪一項重要時,回答說:愛比較重要!我也喜歡想到衛斯理兄弟與懷特腓,為預定論與自由意志論爭執不休中,人問懷特腓將來在天堂會不會看到約翰.衛斯理時,他說:當然看不到,他離耶穌那麼近,我們當然看不到他!
5. 即使有些人犯了錯,不守規矩,我們需要施行紀律,比方在家裡處罰小孩,或是在公司裡處罰員工,都不要失去愛心。保羅提到在教會裡施以懲治,甚至暫停跟他的交往時,特別說:「但不要以他為仇人,要勸他如弟兄。」(帖後3:15)
6. 總是要留意思考斟酌,我們這樣做會不會絆倒他,使他對教會失望,甚至使他轉離開主;也留意我們所做、所說的,會不會使一位弟兄或姐妹憂愁、恐懼,沒有帶向安慰與盼望。一個人會憂愁、恐懼,多少表明他不是硬著心不悔改。
7. 羅14:17是一句充滿智慧啟示的話,吃喝食物、持守禮儀都是好事,也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對神國的意義並不重大;但行事公義(合神旨意、行得合宜、引向基督)、和平(注重自己內心的平靜,與人之間的和睦)、聖靈中的喜樂(常常靠主喜樂),卻是神國的要素。
8. 這些在神的律法背景中,來考量的生活倫理,應該要兼顧真善美三方面:倫理要有真理的根基,遵行神的道,照真理而行,秉公行義;倫理特別要注重以良善待人,對人有恩慈、憐憫,不要為了真理而失去愛與和睦;倫理與價值觀相連,看你注重什麼,也與美學相關,行事為人要雅緻迷人、賞心悅目。這些都是神國的要素。